薪传清远文脉,青春筑梦未来——碧桂园职业学院马院师生在清远博物馆开启“大思政课”实践之旅
薪传清远文脉,青春筑梦未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清远博物馆
开启“大思政课”实践之旅
7月5日,清远市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馆员”——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师生们。他们以汗水为墨,以行动为笔,在博物馆开启了一段为期十天的文化探寻与劳动淬炼之旅,生动诠释了“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深刻内涵。
汗水浇灌文化根脉,匠心布展致敬传统。 实践伊始,团队便投身“故乡里民俗文化”新展的紧张布展工作中。新馆尚在完善,缺乏空调设施。面对35度高温的严峻考验,同学们毫无退缩,自带小风扇等降温设备,在闷热环境中与时间赛跑。他们细心整理、精准定位、精心陈列,将一件件饱含历史温度的民俗文物安放妥当。这份汗水不仅浸润了展柜,更浸润了他们对清远乡土文化深沉的理解与敬意。
文物无言诉说大爱,学子感念立志担当。 在整理故乡里民俗文化村捐赠文物的过程中,碧职学子们被杨国强先生(同学们亲切称为“杨叔叔”)支持文化传承的赤诚情怀深深打动。这些无声的文物,成为了一堂鲜活的爱乡爱国教育课,让“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精神在实践磨砺中扎根生长。刘雪婷同学在整理间隙感叹:“亲手触摸这些带着‘故乡里’印记的物件,杨叔叔回馈乡土的大爱仿佛有了具象的温度,激励我们也要成为有情怀的建设者。”
深研南粤文化沃土,实践铸就报国初心。本次实践活动紧扣“走进清远文化”主题,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研习南粤”及“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号召。在戴卫民、刘健、谢捷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何贝妮等六名学生队员将继续深入体验清远文化。未来数日,团队将通过深度职业体验、文物研读与特色文化场所走访,系统解码清远地区悠久的历史脉络、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丰厚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增强本土文化认同,锻造实践能力,并以扎实的调研成果为清远文化宣传贡献青春力量。
从挥汗如雨的布展现场到即将展开的深度文化调研,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最好的思政课堂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他们在清远深厚的文化土壤里,触摸历史的肌理,感悟奉献的情怀,砥砺奋斗的精神,真正让青春在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理想信念之花。这场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正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注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